测试工装报警5v怎么处理?

1.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器模块,用于对模拟对象的控制,也用于对外部输入量的检测;

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模块供电;

模拟采样输入模块连接于主控制器模块,用于为主控制器模块提供输入模拟量;

DA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主控制器模块,输出端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以用于将主控制器模块输入的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输出供电池管理系统检测;

绝缘阻值模拟测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主控制器模块,输出端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模拟绝缘电阻,经主控制器控制输出不同的绝缘阻值,供电池管理系统检测;

接触器吸合测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引脚,输出端连接于主控制器模块,用于及时了解电池管理系统对主接触器的控制状态;

其他模拟测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主控制器模块,输出端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电池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时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包括17路开关电源电路单元,每路开关电源电路单元提供两路独立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共提供33路独立5V电源和1路12V电源;其中,32路独立5V电源用于后续的DAC模块提供独立电源,1路5V电源用于为主控制器模块供电;1路12V电源用作整车12V系统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管理系统采用接插件的方式连接于DAC模块与其他模拟测试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模拟采样输入模块的输出量与DAC模块的输出量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DAC模块的均衡检测模块,均衡检测模块用于实现对单体电芯电压均衡功能的监控和对单体电芯欠压的监控;均衡检测模块采用分压原理设计,包括用于模拟单体电芯电压电路单元与用于获取参考电压的电路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均衡检测模块一个VOUT1引脚、一个VREF1引脚、一个GND1地引脚与两个比较器;VOUT1引脚连接于DAC模块中VOUT1,VOUT1引脚串接电阻R9后接于一比较器的+输入端,同时,VOUT1引脚串接电阻R9后,再次串接电阻R10后接于GND1地引脚,VREF1引脚接于DAC模块中VREF1引脚,同时串接电阻R7后接于比较器的-输入端,该比较器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8、LED1后接于GND1地引脚;该VREF1引脚串接电阻R13与电阻R14后接GND1地引脚,同时该VREF1引脚串接电阻R13后接于另一比较器的+输入端,检测模块中上述VOUT1引脚串接电阻R11后接于该比较器-输入端,该比较器输出端串接电阻R12、LED2后接GND1地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阻值模拟测试模块采用的电路包括双通道光耦、R_ISO_P引脚、R_ISO_GND引脚、ISO R1引脚与ISO R2引脚;其中,ISO R1引脚与ISO R2引脚的一端均接于主控制器模块,ISO R1引脚串接电阻R99后接于双通道光耦第4引脚,ISO R1引脚串接电阻R106后接于双通道光耦第2引脚,双通道光耦第3引脚与第1引脚接于电源模块中+5V电路;R_ISO_P引脚分别串接电阻R96与电阻R97后接于双通道光耦第5引脚,串接电阻R105后接于双通道光耦第8引脚;R_ISO_GND引脚串接电阻R102后分别接于双通道光耦第6引脚与第7引脚。

《(完整版)硬件单板测试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硬件单板测试模板(1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0

本人画的第一块,肯定存在问题,也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虽然一共没几个功能吧),请大家指教,互相学习。发这篇文章记录一下,也分享一下我的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吧。各个部分的功能硬件已经测试了,具体代码我还没写好,先更新这篇电路部分,后续会补上软件部分。
先说一下大致的功能。一块oled屏做显示,9个按键,1个旋转编码器作为数据输入,3个LED灯作为显示。

由于考虑到打算输出到24V,所以直接用的24V供电,同时和oled屏需要用到3.3V,故需要由24V降到3.3V,打算直接LM78M12,但是网上查说直接从24V降到5V的话压差太大容易发热,所以先降到12V,然后再由12V通过S1117-5S转成5V3.3V。然后3.3V接了个led灯作为提示。

单片机采用的f103c8t6,之前用的这个做过几个小玩具所以比较熟。然后就是单片机外围的复位电路啊,去耦电容啊,晶振啊,还有调试口。由于该单片机没有DA,所以后续的电压调节需要通过pwm信号经过两个阻容变成可调电压。用到的功能大概有:ADC采集输出的电压(有精力后续加上pid算法来实现精准输出,在网上看到某是加上pid算法的)PWM输出来调节电压控制模拟量的幅值;IO的基本输入与输出;串口;iicoled屏;然后一些定时器啊中断啊就不写了。

由于考虑到会设定一些参数,所以用了比较多的按键。9个正好可以用矩阵按键来控制,6IO按行扫描来实现9给按键的控制。

具体原理为:将key456配置为上拉输入,key123为推挽输出。将key1置低,key23置高,若key456检测到低电平则按键147被按下;再将key2置低,key13置高,若按键key456检测到低电平则按键258被按下;再将key3置低,key12置高,若按键key456检测到低电平则按键369被按下;如此循环,我是放到一个10ms定时器内,具体程序会在后续的程序部分来说。

由于该0-24V只是用于信号输出所以不会有多大的功率,就只用了一个运放做正向放大,由于怕当输入端pwm信号为0的时候运放正向端不会到0,所以在运放的负向端加上了偏置大约有个0点几伏这样就可以实现0-24V的电压输出。

运放的正向端接的是单片机的PWM信号经过两级阻容滤波产生一个可调的电压值来控制电压的输出。

假设运放正向端输入电压为Vi,运放输出为Vo

放大倍数还是用虚短虚断来算,先不考虑反向的偏置

我是这样计算的不知道对不对,实际输出需要满足正向端大于负向端所以式子1中的Vi为单片机控制的电压值减去反向偏置电压,所以最终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

刚开始考虑采用推挽的结构输出(上管NPN下管PNP),后来查电路时偶然翻到一篇文章,说是推挽电路和图腾柱其实是不一样的,推挽的输出大小是受输入信号来控制的,而我只打算用单片机的IO来控制,这样就限制了输出电压的大小。查到用图腾柱电路可以由一个小电压来控制一个大电压。图腾柱的输出相位是和输入相反的,所以单片机启动初始化的时候需要将该信号置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试工装改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