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碳科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真实的吗?

36氪获悉,创新金属材料研产销平台易弗明(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易弗明”)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前海母基金、Hong Kong X 基金以及老股东元禾控股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以及技术团队扩充。

易弗明在汽车,模具,弹簧,耐磨等领域都有创新钢铁材料的研发布局。第一个落地的场景,是汽车。

汽车就是一个滚动的钢球。全球每年汽车的用钢量8000万吨,其中保证碰撞安全性的车身用钢占到了40%。这类材料,既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又迫切需要创新, 是实现商业和科学成就的最佳战场。

汽车钢最大的创新需求,是汽车轻量化驱动的。减薄零件厚度可以最直接的实现车身减重,但前提是必须提高制成零件的材料强度和韧性,否则就会牺牲碰撞安全性。

通过底层物理的创新,据易弗明介绍:目前已经在强度韧性这两个靠数据说话的领域实现了国际领先。在1500MPa这个应用较广的强度级别上,比钢铁巨头奠定了20年的全球标准韧性提高20%;在2000MPa这个强度珠穆朗玛峰,韧性更是甩掉国际对手一大截。

但汽车钢的技术复杂程度和评价维度,远超强度和韧性。

某资深汽车材料工程师说:“都说研发是从零到一,那么汽车钢的研发就是无数个从零到一的叠加。因为它涉及安全,所以评价维度特别多特别严苛,强度韧性耐腐蚀只是最基本的,冲压、焊接、涂装、成本、专利不侵权、等等,任何一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就是零。其他再多一,乘积还是是零。”

而易弗明团队拥有丰富的钢铁和汽车跨界学科经验,这足以帮助他们顺利的把所有评价维度的零变成一,配合科学上的颠覆性成果,推出了汽车工业能真正便宜使用的高性能产品。

易弗明联合创始人易红亮教授把以上的创新过程称作“上得了书架,又上得了货架”,他说:“为2000MPa级别的材料赋予足够的韧性,这已经在未来的教科书里预留了版面,但是我们对把它尽快推成汽车商业产品更有兴趣。虽然很难,但一想到它可以为每辆汽车减重,甚至在足以致命的碰撞中挽救人的生命,我们就很激动。”

新材料商业化的另一个难度是,材料越新,汽车公司和行业越没有对应的可以吸纳新技术的标准。在易弗明的努力下,在近两年时间内,汽车公司纷纷修改标准或颁布新标准,纳入易弗明的新材料特性,而通过车规级材料认证的汽车主机厂,全球超过了10家。作为中国的权威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在2021年发布了新标准,其中易弗明的专利成为了标准必要专利。

而新材料的推出,一定伴随着专利战的硝烟。本轮投资人表示:“材料就是专利为王。易弗明是借着国际专利战的胜出打出市场的,让我们非常吃惊,也让我们对公司的整体能力非常信服。”联合创始人熊小川博士则比较轻松:“这就是正常的生意往来,如果拥有现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顶级玩家不来打你,说明你没有商业价值。”

易弗明拥有大量高价值国际专利,而专利许可本来就是公司实现商业价值的一部分手段。他们在MPa这个强度范围的几款材料和全球独一无二的镀层技术,都对国内和海外进行了专利许可。

易弗明的业务继续往汽车端延伸,基于新材料特性的一体式车身制造技术也在落地中,因为从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位一体的为汽车降低成本和碳排放才是最大的价值贡献。

2021年让业界大开眼界的特斯拉一体式激光拼焊车身,无论是材料还是激光工艺都依赖于某全球单一供应商。易弗明认为,一体化模块化的车身制造方式,从底层逻辑上讲应该是最低碳最经济的,易弗明的新材料和新工艺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可以帮助全球8000万汽车都切换成这种造车方式。

易红亮教授曾在一次汽车产业链大会上,发表过题目为“以钢降碳”的演讲。他说:“钢铁材料,如果从原材料获取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目前我们可选择的碳排放最低的材料。易弗明的创新技术可以进一步给钢板制造带来5%的碳排放减少,同时给白车身带来15%—20%减重潜力,给零部件加工环节带来30%能耗下降。”

谈到竞争,联合创始人熊小川博士说:“如果你做个考古,会发现各种汽车钢很少是钢铁公司发明的,欧美汽车公司和大学参与了大量汽车钢的创新工作。我们希望继承汽车公司的材料开发传统,只是速度要加快5倍,所以我们跟钢铁公司的角色不一样。而时间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联合创始人CEO熊小川博士,毕业于法国Ecole des Mines材料学专业,作为业界知名的材料创新家,曾在欧洲钢铁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美国汽车公司开展材料研发和商业化工作;联合创始人CTO易红亮教授,韩国浦项工大材料学博士,同为业界知名的材料创新家,曾任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材料工程师、钢铁公司高管;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黄明欣教授,荷兰 Delft tech材料学博士,全球知名的钢铁材料理论学家,香港大学终身教授。

【概述】12月7-8日,STIF2021国际科创节暨DSC数字服务大会在天津举办。国什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度数字化创新典范奖,国什能源总经理陈小凤荣获2021年度商业创新力人物奖。

STIF2021国际科创节暨DSC2021数字服务大会(数服会)于12月7日-8日在天津举行,主题为:数智引领未来。本届STIF国际科创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期间举行了开幕式、科创高层论坛、DSC2021数字服务大会(数服会)、STIF致敬盛典以及行业主题峰会、品牌专场活动、成果发布等多项活动。活动吸引了超过300家全球科创头部品牌参与,130余位重要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分享前沿观点,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600万人次。

STIF国际科创节是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活动设立于2020年,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全面展示科创成果,传递科创精神。聚焦科技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科技新技术、新应用,为助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本届STIF国际科创节特别设置了“科创之光”致敬环节,向新时代的科创探索者致敬。国什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凭借近两年在数字化领域的深耕荣获2021年度数字化创新典范奖,国什能源总经理陈小凤荣获2021年度商业创新力人物奖。

据悉,国什能源在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促进联席会担任副主席单位兼秘书处,致力于推动制定严格的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搭建数字化充换电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全面开展产业供应链服务、电力数字化服务、出行数字化服务、能源数字化服务以及数据互联互通等相关增值服务,为新能源出行产业提供标准化、数字化科技解决方案,并基于AIoT实现电池梯次利用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021年之前,国什能源已先后与滴滴、哈啰、美团等多家共享电动自行车和即时配送平台的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多元化充换电服务解决方案。今年,国什能源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在电网友好智能化、车联网平台及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大数据三大技术领域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共同研发新一代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技术。

作为国网电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示范企业,国什能源积极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领,以做大做强数字化能源服务平台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以市场服务为导向,努力构建电动交通工具物联网能源服务体系。国什能源总经理陈小凤在2020年将目光聚焦电动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领域,对充换电产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及数字化管理有着极其深入的思考、调研和布局。

未来,国什能源将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充换电基础设施能源网络的搭建工作,协助国网布局全国充换电一张网,并进一步探索电动自行车领域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点,推动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全生命周期清洁能源的使用,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